当前位置:首页 >> 贷款知识 >> 贷款知识

如何写好授信调查报告(2):贷时审查报告评优标准及涵盖内容

来源:财经研学  作者:田老师

贷前调查报告是金融机构评估借款人信用风险、决策是否放贷的核心依据,其质量直接影响信贷资产安全。

贷时审查报告是金融机构在贷款发放前对借款申请及相关材料进行最终核验的关键文件,是防范 “带病放贷” 的最后一道防线。其评优标准需聚焦 “合规性核验严格、风险缓释到位、审批依据充分”,涵盖内容需全面覆盖审查流程、风险复核及放款条件。


一、贷时审查报告评优标准

(一)合规性:流程与条款的绝对合规

合规性是评优的核心标准,要求报告严格遵循法律法规、监管政策及内部制度,无程序瑕疵或条款违规。具体包括:

流程合规可追溯:审查环节完整(如双人复核、跨部门会签),每个节点均有明确记录(如 “2024 年 8 月 15 日风控部李某复核抵押物登记文件,2024 年 8 月 16 日法务部王某审核合同条款”),且符合限时办结要求(如 “自接收材料至出具报告耗时 3 个工作日,未超内部规定的 5 个工作日上限”)。

条款符合监管要求:贷款要素(利率、用途、期限)需符合 “两禁两限”“普惠小微贷款政策” 等监管规定(如 “利率年化 5.8%,未超 LPR 的 4 倍;用途为生产经营,未流入房地产领域”),合同条款无格式条款无效情形(如 “已对‘逾期罚息按日利率 0.05% 计算’进行加粗提示,借款人签字确认”)。

材料完整性核验严格:对贷前调查阶段收集的材料进行二次核验,确保无缺失或无效文件(如 “营业执照已通过工商系统查验,处于存续状态;抵押物评估报告在有效期内(出具日期距审查日 2 个月)”),对复印件均与原件核对并标注 “与原件一致”。


(二)风险复核:精准识别新增与隐性风险

优秀报告需在贷前调查基础上,进一步穿透复核风险,重点捕捉贷前至贷时的新增风险点:

动态风险捕捉及时:对比贷前调查时点与审查时点的关键数据变化,分析对还款能力的影响(如 “贷前调查显示月均营收 80 万元,审查时发现近 1 个月营收降至 50 万元,主要因下游客户流失,需补充说明原因”)。

隐性风险挖掘深入:对贷前未充分覆盖的风险进行补充核查(如 “贷前未提及借款人实际控制人近期新增 200 万元个人消费贷,可能分流企业现金流”),并评估关联风险传导路径(如 “关联企业 D 近期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可能影响借款人商业信誉”)。

担保效力复核严谨:重新核验担保措施的法律效力(如 “抵押物权属证明显示共有人为 3 人,贷前仅 1 人签字,审查时已补充其余 2 人同意抵押的公证书”),评估担保物价值波动(如 “抵押物为钢材,近 1 个月市场价下跌 8%,当前抵押率升至 65%,仍在安全区间”)。


(三)逻辑性:审查结论与依据的强关联

报告需形成 “材料核验 — 风险分析 — 结论建议” 的严密逻辑链,避免结论与依据脱节:

论据支撑结论:每个审查结论均有具体材料或数据支撑(如 “同意放款的依据包括:1. 抵押物评估价值覆盖贷款金额 1.5 倍;2. 近 6 个月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持续为正;3. 无新增逾期记录”),不出现 “主观臆断式” 结论(如 “风险可控” 需附具体测算过程)。

风险与缓释措施对应:针对识别的风险,需明确对应的缓释手段(如 “识别到‘行业周期性下行风险’,对应缓释措施为‘缩短贷款期限至 1 年,每季度监测订单量’”),且措施具有可操作性。

异议处理清晰:若审查意见与贷前调查结论不一致(如贷前建议授信 500 万元,审查建议 300 万元),需详细说明差异原因及依据(如 “审查发现存货周转率较贷前测算下降 20%,偿债能力弱化,故调减授信额度”)。


(四)审慎性:放款条件的严格与可执行

优秀报告需体现 “宁严勿松” 的审慎原则,确保放款条件能有效控制风险:

条件明确具体:放款前提条件需量化、可验证(如 “需提供近 1 个月银行流水,确保月均进账不低于 40 万元”“需办妥抵押物保险,保险金额不低于贷款本金 1.2 倍”),避免模糊表述(如 “完善担保措施” 需细化为具体操作)。

责任分工清晰:明确各项条件的落实部门及时限(如 “风控部负责核验流水,2024 年 8 月 20 日前完成;运营部负责办理保险,2024 年 8 月 22 日前完成”),便于后续跟踪督办。

应急方案完备:预设条件未达标时的应对策略(如 “若流水未达标,需追加股东个人连带担保;若 15 日内仍未满足,终止放款流程”),避免因条件落空导致 “无限期拖延”。


(五)规范性:表述与格式的专业严谨

体现金融文书的规范性与严肃性,避免歧义或疏漏:

表述精准无歧义:使用专业术语(如 “抵押率”“风险敞口”),避免口语化表达(如 “差不多够还” 需改为 “还款覆盖率 1.1 倍”),数据标注单位及来源(如 “资产负债率 62%(截至 2024 年 6 月 30 日,取自审计报告)”)。

格式结构清晰:包含审查摘要、材料核验清单、风险复核结果、放款条件、结论建议等模块,重要信息(如否决理由、核心风险)加粗标注,附件目录明确(如 “附件 1:抵押物登记证明复印件;附件 2:最新征信报告”)。

责任标识明确:审查人、复核人、审批人需签字并标注日期,明确各环节责任(如 “审查人对材料完整性负责,复核人对风险分析准确性负责”)。


二、贷时审查报告涵盖内容

(一)审查流程与范围说明

审查依据:列明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如《商业银行法》)、监管文件(如银保监会 “三查” 要求)、内部制度(如《信贷业务审查管理办法》)及贷前调查材料清单(如 “审查材料包括:贷前调查报告、借款合同、抵押物评估报告等 12 项”)。

审查方式:说明采用的审查方法(如 “书面材料核验 + 系统数据交叉验证 + 抵押物实地抽查”),对关键信息的核验手段(如 “通过人行征信系统核查借款人最新信用记录,通过税务系统验证纳税申报表真实性”)。


(二)借款申请要素复核

核心要素一致性:核对申请金额、期限、用途与贷前调查是否一致,若有变更需说明原因及合理性(如 “借款人申请将期限从 1 年延长至 2 年,因项目建设周期超预期,经核实工期计划属实”)。

还款方式可行性:评估拟采用的还款方式与借款人现金流的匹配度(如 “借款人经营具有季节性,建议采用‘按季付息、年末还本’,与旺季回款节奏匹配”),测算不同场景下的还款压力(如 “若营收下降 30%,仍能覆盖每期利息”)。


(三)材料完整性与有效性核验

必备材料清单:逐一列明需审查的材料(如企业营业执照、公司章程、股东会决议、个人身份证、婚姻证明等),标注是否齐全及是否在有效期内(如 “股东会决议日期为 2024 年 7 月 1 日,符合‘决议出具后 30 日内有效’的内部规定”)。

材料真实性核验:对关键材料的真实性进行二次验证(如 “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确认股权结构与申报一致;通过不动产登记中心查验抵押物无查封记录”),对有疑义的材料(如 “大额合同无骑缝章”)需说明处理结果(如 “已要求补盖并出具情况说明”)。


(四)担保措施效力复核

抵押担保:重新评估抵押物价值(对比贷前评估与当前市场价格)、产权清晰度(如 “补充核查发现抵押物存在预告登记,已要求解除”)、变现能力(如 “位于核心商圈的商铺,近 6 个月同类房产成交周期平均 1.5 个月,流动性良好”)。

保证担保:核查保证人最新资质(如 “保证人近 3 个月新增负债 500 万元,净资产降至 800 万元,仍具备对 300 万元贷款的担保能力”)、保证合同签署的合法性(如 “企业保证人已提供股东会决议,同意对外担保”)。

其他担保:对质押物(如存单、仓单)核验权属及冻结状态,对保证保险核验保险公司承保资质及免责条款(如 “保险条款中‘借款人恶意逃债’不属于理赔范围,需补充其他担保”)。


(五)风险复核与新增风险分析

贷前风险再评估:对贷前已识别的风险(如行业竞争、原材料涨价)重新评估发生概率,判断是否出现加剧或缓解迹象(如 “原材料价格较贷前上涨 5%,风险等级从‘中’升至‘中高’”)。

新增风险点识别:重点关注贷前至贷时的新增风险(如 “政策层面:行业准入标准收紧,借款人需额外投入 200 万元升级设备;市场层面:主要竞品降价 10%,可能影响借款人销量”)。

综合风险等级:结合上述分析,给出整体风险等级(如低、中、高),说明判定依据(如 “中风险:虽抵押充足,但行业政策变动可能导致经营不确定性增加”)。


(六)放款条件与管理要求

前置放款条件:列出必须满足的放款前提(如 “需提供抵押物保险单(第一受益人为本行)、股东会决议需全体股东签字、补充关联企业无关联交易承诺函”),明确每项条件的责任部门及完成时限。

贷后管理要点:提出针对性的贷后监控建议(如 “每月收集财务报表,每季度实地检查生产情况,重点监控应收账款回收进度”),对高风险客户设置额外管理措施(如 “要求提供资金使用台账,禁止挪用至关联企业”)。


(七)审查结论与审批建议

明确结论:给出 “同意放款”“有条件同意放款”“否决” 三类结论中的一种,若为 “有条件同意” 需列明所有条件;若为 “否决” 需说明核心原因(如 “抵押物产权存在争议且无法解决,不符合放款条件”)。

量化建议:若同意放款,明确建议的授信额度、利率、期限、担保方式(如 “建议授信 300 万元,年化利率 6.2%,期限 1 年,以位于 XX 路的房产提供抵押,抵押率不超过 60%”),说明建议的测算依据(如 “利率基于风险定价模型,根据客户信用等级及行业风险系数确定”)。

优秀的贷时审查报告需兼具 “守门人” 的严谨与 “分析师” 的敏锐,既要守住合规底线,又要精准识别动态风险,最终为贷款发放提供 “零瑕疵” 的决策依据,确保信贷资产在放款环节 “零风险准入”。 


  • 微信客服

发表评论

评论记录:

未查询到任何数据!

猜你喜欢



服务热线

24小时服务热线

4000155558

服务热线

微信扫一扫

微信客服
返回顶部